伍家豪(轉化型領導學博士生)

作為一個音樂事工的負責人,當初選擇報讀伯神課程時,研究的方向自然是指向音樂事工本身,還記得入學面試時,接見的老師不約而同分別對我說道︰「如果事工本身做得好,繼續做就可以,不一定需要研究;研究需要對一種現象有尋根探究的鑽研,藉此為該現象帶來轉化改變。」

這一句說話,配合整個城市事工課程的內容,再加上研究題目修改不下於15次的經驗中,我從中開始明白一個建基於城市的事工視野、一個有城市維度的異象(vision)是如何與音樂事工、教會生態、人才培訓產生互動的關係。

音樂不應約化為教會崇拜內的聚會元素。詩歌可以與香港城市文化結連,成為一種文化的解讀;音樂也可以建構宗派的崇拜神學,同時可能帶來破壞及排斥的現象;音樂事工其實是一種牧養模式,建立信徒群體的靈性生命;音樂事工的影響力更加可以是一種傳承,為香港教會未來培訓領導者。

我認為城市事工研究就是嘗試在城市中發現上主的心意;同屆同學們研究的範圍五花八門,我們這一群人正在嘗試於城市中找尋上主的足跡,尋覓在城市中實踐福音的可能性,相信柏棋博士(Ray Bakke)的研究精神也是如此。

擱筆之先,我想分享我於伯神中找到讀書的快樂︰

首先上主讓我在閱讀中更認識祂,閱讀更多近代的神學典籍幫助到自己擴張神學眼界的闊度,也更明白以往自己的不足與偏見;另外同學們也從彼此策問及意見交流中互相砥礪、感恩上主賜下這一群才德兼備、甚具牧者心腸的同行友伴;最後再一次感謝老師的教導,身教言教銘感於心。

神恩處處,榮歸上主!